Katie Haft-Su
蘇桂枝個人簡介
大學念的是中文系,畢業後在日本遊學一年,之後又前往美國修得碩士學位,1985年起擔任公職,公餘並兼任教職,2002年再於荷蘭萊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,鑽研戲劇政策。歷任戲劇推動職務、教職、圖書館員、臺灣豫劇團團長、臺灣音樂館主任。
陶藝啓蒙於不藏私授藝的林昭慶老師,釉藥學習亦受青年陶藝家杜昶瑋的指導。在荷蘭萊頓城市亦受教於Odette Frijters及 Yoko Silk 陶藝教室。此外,亦有多年南管音樂琵琶彈奏及唱曲經歷,喜廚藝。
2013年3月起學習陶藝,2022年9月5日至30日首展於荷蘭烏斯特海斯特市公共圖書文化館(Bibliotheek Oegstgeest) 。第二次,2023年9月9日烏斯特海斯特市歐洲文化日,第三次,2024年9月15日烏斯特海斯特市歐洲文化日,第四次,2024年9月21日在阿姆斯特丹台灣荷蘭交織文化藝術節.
揑陶的起心動念
台灣是茶藝興盛的國家,幾乎每個家庭備有陶、瓷作茶具,親朋好友的聚會也脫離不了品嘗各式茶種,至於一般的陶瓷裝飾或實用品更不在話下,亦不時有地方性或國家級的陶藝創作展覽。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期熏陶,做陶成為退休後生活的重點。
2013年從公職退休,隨著先生住在荷蘭。這個令人稱羨的國家確實有她的魅力,各城市的居住環境除具有完善的生活機能外,運河,池塘,公園,森林等大自然的景象觸目可及,再者,文教設施,圖書舘,博物館均是腳踏車行程之內。我每年往返臺灣荷蘭,學習雙邊多元技藝,更在荷蘭大自然的沐浴下,有不少以草木為元素的作品,亦多編織紋路,海域色調,森林氛圍。作品釉色多元豐富,亦或多少受到歐系畫作影響?
多年來之所以持續不斷的摸著泥土,泥土,一分一秒的塑形、修整、拋光、上釉、燒成,乃是體悟到與泥土互動中的「動即靜,靜即動」,動的過程你覺知你捏陶的步驟,你全神的浸淫在過程裏,過程是時光中的靜,亦是循序漸進的動。至於燒成的作品,無論形狀、釉色色澤,是否如你所願,已是當下成果,是喜悅?是嘆息?這陶瓷成品的美麗與缺陷就有如人生一般難能圓滿,如此這般思想即可養成知足常樂心境了。這是我個人陶藝生活的體驗與樂趣。另則,每件作品無形特色是在動、靜過程中受到我所持誦「大悲咒」的洗禮。